
一、指导思想
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》明确指出: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.
二、活动目标
1、了解生活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,懂得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安全,对陌生人、危险事物等有警惕心.
2、学习预防危险、自我保护的简单知识,遇到危险能保持冷静、尝试解决或预防危险.
3、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,感受活动的乐趣.
具体措施
(一)安全常规教育
1、安全常规教育.加强一日生活中的安全常规教育,教育幼儿不将玩具等物品放入口、鼻、耳中,游戏活动时遵守规则,避免出现碰伤、摔伤、抓伤、打伤、坠落、烫伤、运动器械致伤和尖锐物品戳伤、破损玩具致伤、体罚致伤、同伴咬伤等伤害事故.
2、户外游戏安全.教会幼儿正确使用游戏器械,提醒幼儿不做危险游戏,在运动或游戏时听从老师的安排,遵守纪律,有序活动,避免互相追打、冲撞.
3、室内游戏安全.教育幼儿上下楼梯靠右边走,不从楼梯扶手往下滑,防止拥挤、踩踏事故.不做爬窗、扒窗、跳楼梯、玩门、从高处往下跳、爬桌子等危险动作.
4、外出活动安全.教育幼儿知道外出活动应注意的安全事项,做到有秩序的集合、出行,不随便离开集体,有事告诉老师,确保活动过程不发生意外伤害事故.
5、心理健康教育.做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障碍疏导工作,防止和减少幼儿因心理疾病而发生的他伤、自伤、自残事故.
(二)安全防卫教育
1、安全防卫常识.教育幼儿知道自己的姓名、园名、班级老师姓名、家长姓名、单位、家庭住址、电话,学会清楚表达,紧急情况下知道如何保护自己.
2、身体安全防护.告诉幼儿,只有家长、医生、护士才能触摸他(她)的身体,教育幼儿不让陌生人碰自己的身体,如果陌生人要这么做,一定要尽快逃开.
3、警惕陌生人.教育幼儿不随意轻信陌生人的话,未经允许不跟陌生人走,防偷盗、防绑架、防拐卖、防走失.
4、入离园安全.教育幼儿不携带锐利的、存在安全隐患的玩具、器具来园;离园家长接到后,不能自己到处跑,不能停留在幼儿园玩耍,以防意外.
(三)卫生防病和饮食安全教育
1、健康查体.认真落实《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》,查看新生查体报告,做好特殊幼儿登记档案和观察记录.
2、晨午检.做好晨午检和幼儿睡眠观察记录,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.教育幼儿身体不舒服要告诉老师,不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参加不适宜的游戏活动.
3、卫生消毒.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,对幼儿餐具、玩具、生活用品、活动场所及时进行消毒.
4、药品服用.原则上不允许幼儿带药到幼儿园服用,确需在园服用,需由班中老师做好登记,内服药与外用药严格分放.服药前要仔细查对姓名、剂量、用法,并亲自督促服下.
5、饮食卫生.教育幼儿不吃不干净的食物、不喝生水等卫生常识,不乱吃零食,不吃陌生人和来历不明的食品,养成饭前洗手、饭后漱口等良好的卫生习惯.
(四)交通安全教育
1、认识交通标识.教育幼儿遵守交通规则,认识交通标志.
2、过路安全.教育幼儿没有成人带领不自己过马路,过马路时,应遵守交通规则,走人行道,不在马路上停留和玩耍,上街走路靠右边走.
(五)消防用电安全教育
1、不携带危险品.教育幼儿不携带烟花、爆竹、火柴、打火机等易燃易爆品来园,以防伤害.
2、认识消防器械.引导幼儿了解消防栓、灭火器的用途,知道幼儿园的安全通道出口.
3、远离危险品.教育幼儿在家不自己动手反锁门,不玩煤气、炉火、火机、开水壶、饮水机、药品等危险物品.
4、公共场所安全.养成到公共场所注意观察消防标志和疏散方向的习惯,知道110、119、120等常用报警电话,懂得电话的拨打方法和报警方法.
5、安全用电.不用湿手、湿布触摸电器外壳,不在配电房、变电器周围玩耍.
三、活动要求:
教育是安全的前提,安全是教育的目的.幼儿园要以预防为主,深入开展幼儿园安全教育,丰富安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.要通过主题活动、专题讲座、安全演练等各种形式宣传普及安全知识,切实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.同时还要与家长、社区及有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,形成幼儿园安全教育工作的联动机制和工作合力.幼儿园要把安全管理纳入到目标管理之中,建立安全教育的长效机制,警钟常鸣,做到安全教育制度化,经常化,科学化,教育活动开展情况要做到有方案、有记录、有效果,确保幼儿园小朋友在安全的环境中健康成长.
AI写作助手 原创文章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noahtech.cn/list/help/8544.html